上海偕春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
13761097219 崔先生
電 話:021-59743622
傳 真:021-59740078
網 址:www.ubermq.com
郵 箱:xiechun59748940@163.com
地 址:上海市青浦區白鶴鎮老白石公路中學東373號 (201709)
園林綠化在保護城市生態環境方面的作用
在城市中,從人類的生存著眼,綠色植物可使城市生態系統向更加健全的方向轉化。園林綠化生態系統對城市Z突出的影響表現在改善氣候、凈化大氣和減弱噪音等3個方面。
園林綠化能調節城市氣候
調節溫度
綠地對城市小氣候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因為,城市中有建筑和鋪裝地面所構成的空氣下墊面加上密集的熱源,據測定市區氣溫經常比大量植被覆蓋的郊區高2~5℃,形成 “城市熱島”效應。園林綠化可以調節氣溫,起到冬暖夏涼的作用。樹木通過葉面蒸發水分,可降低自身的溫度,提高附近的空氣濕度。因而,夏季綠地內的氣溫較非綠地低3~5℃,建筑物地區可降低10℃左右。所以,在綠化好的地方,人們會感到空氣清新,可為人們提供消暑納涼、防暑降溫的良好環境。在寒冷的冬季,有喬木覆蓋的公園、庭院和道路上,由于樹木降低風速,減弱冷空氣的侵入,樹林內及其背向的一側溫度可提高1~2℃。
調節濕度:園林植物是濕度的“調節器”。植物通過葉面蒸騰水分,使土地的大量水分被釋放到空氣中,使空氣中的濕度明顯增加。據研究,森林中的空氣濕度比城市內高30%左右。由于樹木強大的蒸騰作用,使水氣增加,空氣濕潤,因而綠化區域內的濕度比非綠化區域大10%~20%,從而為人們在生產、生活上創造了涼爽、舒適的氣候環境。
園林綠化能凈化城市的空氣
大規模的城市園林綠化,可以凈化城市空氣,調節城市氣候,并能極大地改善城市環境質量。以它巨大的葉面積,濃密的枝干,阻滯、過濾、吸附空氣中的灰塵和飄塵,同時還能起到滯留、分散、吸取大氣中的各種有毒氣體的作用,從而可使空氣得到凈化。
據資料得到的數據,以某地500m×500m為單位的不同地段綠化覆蓋率與大氣中污染物的濃度有密切關系。干燥氣候,公園的降塵量比附近的商業區高出54%,比一般居住區高出300%。這就清楚地說明,在干燥的氣候大風降塵會飄行很遠,一旦遇到林木綠地則很快降落地面。綠化覆蓋率為10%、20%、40%時大氣中污染物濃度下降的總懸浮顆粒物和二氧化硫分別是15.7%、20%和31.4%、40%以及62.9%、80%。這就明顯說明綠化覆蓋率越高,大氣中污染物濃度下降就越大,相互成正比變化。2005年的數據,寧波市環境空氣優良天數已達到336天,占全年總數的91.8%。
園林綠化能減弱城市噪音
現代城市中工廠林立,建筑工地比比皆是,在生產過程中由于震動、摩擦和撞擊等而不斷產生噪音;同時,汽車、火車、輪船等也轟鳴尖叫。這些噪音,不僅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嚴重的還危害人們的健康,影響人們的中樞神經系統和精神反應,出現精神不振、疲勞過度、脈搏和呼吸加快、血壓增高等癥狀。而利用綠化樹木的龐大的樹冠和枝干,則可以吸收和隔離噪音。據資料表明,在沒有樹木的高大建筑林立的街道上,噪音強度比兩側種滿了樹木的街道上大5倍以上。沿街房屋與街道之間,如能有一個5~7米的樹林帶,就可以減輕車輛的噪音。據測定,一個9m寬的綠帶如結構合理,實際可以降低噪音11~13分貝,而35m寬的綠帶可以降低25~29分貝??梢?,園林綠化是噪音的“消聲器”,用來隔離噪聲源,可使居民區減弱和避免噪音的干擾。2005年數據,寧波市城市區域環境噪聲52.8分貝,交通干線噪聲68.3分貝,都在標準以內。同時,園林綠化還可以減少降水徑流,也就減少了徑流所造成的河湖污染,涵蓄地下水。
園林綠化對于發展經濟及城市建設的意義
近年來隨著國家大力建設園林化城市的帶動,城市園林綠化已經成為一門新興的環境產業。在國家法律、法規的調控下,城市園林綠化與經濟發展形成了相互促進、互為基礎的態勢,也從中顯示著古老園林的嶄新魅力。
園林綠化的產生和發展源于改善環境的社會需求
早在19世紀,人們為消除工業革命帶來的諸多近代城市弊病而尋找改革的良方,Z終發現營建園林、綠化是Z好的措施之一,并從此使園林綠化的建設開始得到迅速發展。上世紀50年代,為重建因第二次世界大戰而遭受破壞的城市時,歐洲許多國家都開始將綠地系統引入到城市的總體規劃之中,由此改變了工業革命初期的那種擁擠、雜亂、污染的所謂“近代城市”形象。從西方公園綠地百余年的發展歷史中可以看到,自其出現以來,尤其是二戰之后它在改善城市環境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國在進入近代社會后各地的城市雖然都有所發展,但總體變化并不太大。改革開放后,社會經濟飛速發展,人們在基本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后,改善環境、獲得更多的精神滿足和審美享受逐漸成了一種普遍需求。而日益密切的對外交流,使人們認識到我國在關注人的精神需求和環境意識上與國外先進國家的差距,因此城市園林綠地的建設重新受到重視。我國城市綠地面積增長很快,1998年、1999年、2000年,分別比上一年提高了9.14、9.58、8.95個百分點,都接近于國民經濟的增長幅度。在綠化事業的發展過程中,城市綠地系統的結構發生了變化。據《中國城市建設統計年報》測算,在城市綠地中,公共綠地占15.8%~16.95%,公園占9.8%~10.1%,屬于園林專業部門以外的占61.19%~62.82%。苗圃占城市綠地的3.67%,其中屬于園林專業部門以外的占40.58%~59.16%。當今綠化事業的實踐,比過去任何時期都要豐富得多、精彩得多,不但出現了量的增長,而且形成了質的變化。
園林綠化在現代城市中承擔著減輕污染、改善環境質量的作用,但更有滿足市民日常的散步休閑、鍛煉游憩、舒緩壓力的精神要求。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工作節奏的加快,人們對園林綠化需求會變得越來越大。據統計,寧波市近幾年來平均新增加公園綠地100公頃以上,到2006年為止,綠地率達到33.8%,人均公綠達11.5平方米,近五年投入生態園林建設資金已達53.5億元。
園林綠化逐漸成為一種“環境產業”,帶動城市建設
城市綠化是一門新興的環境產業。城市綠化的建設過程、功能要求和經營目的,與林業有所不同,但都是生產建設的組成部分,一個是以取材為主,一個是以環境保護為主。城市綠化是對社會環境資本的投入,其經濟回報是多方面的,而且是十分豐厚的。
綠化的環境功能,是潛在的生產力,融合在社會生產的全過程中,作為一項重要的環境資本,是可持續發展的保障條件之一。許多城市和社區出現了“以綠引資,因綠興市”的連鎖反應,因環境改善、景觀美化,而招來投資者、旅游者,繁榮了經濟。有的城市計算建設投入與產出之比達到1∶5的高值。一次投資長期受益,走上了環境與經濟互相促進、協調發展的道路。有遠見的建設者、開發商,為了適應當今人們注重環境選擇“擇綠而居”的時尚,自覺地投入土地、資金興建綠地,成為決策的熱點。因為有了綠色的環境而房價上升,樓盤熱銷,綠化與物業市場出現了密不可分的“經濟波瀾”。
城市園林綠化形成的“經濟波瀾”滲透在社會經濟和人民生活的各個方面。結合城市建設工程進行綠化建設,以及在人口稠密、建筑擁擠的地區進行“拆房建綠”,對國家和建設單位來說,都是一筆不小的投入。但是綠化建設所形成的經濟動力,涉及許多經濟領域。首先是提高了環境質量,提升了地區的物業價值,改善了居住條件,造福人民;拉動了房地產市場、金融市場、裝潢市場、建材市場、勞動力市場、搬運市場等。五年來,寧波市共建設公園綠地660公頃,新增公園35座,對社會經濟的拉動作用是很大的,只要進行綜合核算,其經濟效益將大大超過投資額。如寧波市江北區通過日湖公園建設,給其周邊帶來極大的連鎖效應,其中僅房產開發一項即由2003年商品房均價3500-4500元/ m2飆升至6500-7000元/ m2。
園林綠化促進旅游業以及城市綜合實力的發展和提高
園林綠化在旅游事業中也起到積極的作用。我國山川秀麗,自然美景很多,名勝古跡遍地,這是我國發展旅游事業的基本條件。對名川大江和名勝古跡等,除要對歷史文物進行整理、維修、筑路和建亭外,還必須栽花種樹、綠化裝飾,方可使旅游勝地錦上添花,讓旅客流連往返。在風景區種植成林成片的植物,可使旅游者置身綠樹從中,而使風景區產生更大的旅游價值。新辟風景區,通過園林綠化,組景配置,建設更多的“百花園”、“方草地”,形成四季有花、有果、有綠的美麗的旅游景點,才能夠吸引更多的旅客,同時促進城市的經濟建設。